一个卫生间大小的小卖部,却在灵隐寺卖出了260万一年的租价,折合下来,每天的租金高达7123!
西湖灵隐寺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佛教圣地,和热门旅游打卡地,每年接待游客数量都是相当夸张。
就拿2023年来说,接待游客超过1200万人,平均下来每天接待游客数超3万人。
节假日更是人满为患,清明节、五一假期这些时候,景区里常常是人挤人,走路都得侧着身。
而这个小卖部的位置堪称“王炸”,位于法物流通处,与热门的“十八子青手串”领取点的必经之路。
简直就是“人流动线”的关键卡点,游客来灵隐寺游玩,大多都会选择去法物流通处,结缘个手串啥的。
都必然会经过这儿,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极大地增加了小卖部的曝光度,和顾客到访率。
这段时间里,一瓶6元的矿泉水、15元的文创雪糕,甚至28元的祈福香囊,都能轻松卖出溢价。
而且景区里的商品价格普遍比外面高,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儿,灵隐寺小卖部也不例外。
而除了这些常规商品,小卖部还售卖一些,带有“开光”等文化附加值的宗教用品,这利润空间就更大了。
从成本和定价的平衡角度来看,虽然260万的年租金看着吓人,但商家也不是盲目定价。
另一方面又不能把价格抬得太离谱,超出游客的心理预期,不然游客扭头就走,不买账了。
商家得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制定出既能保证盈利,又能被市场接受的价格体系。
虽然价格翻了三倍,但游客在高温天徒步1.2公里后,对这6元的矿泉水接受度反而更高。
假设按照16小时营业时间来计算,每分钟就需要完成2单以上,(按客单价10元计算)的交易才能保本。
水电损耗每天大概300元,再加上1300万五年租约的资金成本,这么一算,每天总成本可是高的吓人。
但好在灵隐寺游客消费力不弱,而且在景区这种特殊场景下,大家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低一些。
并且这个小卖部的租赁权,是通过公开竞标产生的,可不是谁想租就能租,得凭真本事竞争。
这种公开竞标的方式,就像一场公平公正的商业竞赛,确保了租赁过程的阳光透明。
还会精确计算成本和收益,只有觉得有利可图,有足够的盈利空间,才会参与竞标。
但当我们深入剖析它背后的客流量、地理位置、商品定价、经营成本,以及公开竞标等多方面因素后。
灵隐寺小卖部的“天价租金”背后,是流量经济、文化价值和市场规律的完美结合。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只要找准“文化+刚需+场景”的黄金三角,方寸之地也能迸发出惊人的商业能量。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每天人流量3万人,如果3人有1人在店消费,每天接待1万人,平均每人消费10元,每天营业额10万元,景区利润在60%至70%之间。每天净挣5万。
0319-475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