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闸门高度:考虑到风浪产生的水位超高为m2.0,故闸门高度=6.8+0.2=7.0(m);
(2)主梁的形式。主梁的形式应根据水头的大小和跨度的大小而定,本闸门属于中
(3)主梁的布置。根据闸门的高跨比,决定采用双主梁。为使两个主梁设计水位时
(4)梁格的布置和形式。梁格采用复式布置和等高连接,水平次梁穿过横隔板上的
预留孔并被横隔板所支撑。水平次梁为连续梁,其间距应上疏下密,使面板各区格需要的厚度
1)横向连接系, 根据主梁的跨度,决定布置 3 道横隔板,其间距为 2.60 m ,横隔板兼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 (SL 74-95 )及 2006 修订送审稿,关于面板的
计算,先估算面板厚度, 在主梁截面选择之后再验算面板的局部弯曲与主梁整体弯曲的折算应
注 1、面板边长 a、b 都从面板与梁格的连接焊缝算起,主梁上翼缘宽为 140mm ( 详见后面)
(2)面板与梁格的连接计算。 面板局部挠曲时产生的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拉力
(1)荷载与内力计算。 水平次梁和顶、底梁都是支承在横隔板上的连续梁,作用在
根据 表 2 计算,水平次梁计算荷载取 46.51kN/m, 水平次梁为四跨连续梁, 跨度为 2.6m
考虑到利用面板作为次梁截面的一部分,初选 [20a 由附表 6.3 查得:
对第一跨中选用 mm B 488 ,则水平次梁组合截面面积 (图 4) 为
(3)水平次梁的强度验算。 由支座 B(图 3)处弯矩最大,而截面模量最小,故只
(4)水平次梁的挠度验算。 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梁,最大挠度发生在边跨,由于
水平次梁在 B 支座处截面的弯矩已经求得 m kN M B ? 64 . 33 次 ,则边跨挠度可近似地计算为
(5)顶梁和底梁。 顶梁所受的荷载较小,但考虑水面漂浮物的撞击等影响,必须加
整体稳定性与挠度验算。因主梁上翼缘直接同钢面板相连,按《设计规范》规定,可不
必验算整体稳定性。又因梁高大于按刚度要求的最小梁高,故梁的挠度不必验算。
2) 截面改变。因主梁跨度较大,为减小门槽宽度和支承边梁高度(节省钢材) ,有必要将
梁高开始改变的位置取在邻近支承端的横向隔板下翼缘的外侧(图 8),离开支承端的距
剪切强度验算:考虑到主梁端部的腹板及翼缘都分别同支承边梁的腹板及翼缘相焊接, 故
可按工字形截面来验算剪应力的强度。主梁支承端截面的几何性质见 表 5 。
横向加劲肋,以保证腹板的局部稳定性。 因闸门上已布置横向隔板可兼作横向加劲肋, 其间距
5)面板局部弯曲与主梁整体弯曲的折算应力的验算。 从上述的面板计算可见,直接与
主梁相邻的面板区格,只有区格 IV 所需要的板厚较大,这意味着该区格的长边中点应力也较
0319-475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