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将结束关于位于克朗施塔特“爱国者”公园中,乌斯季-罗加特卡西墙展区的俄罗斯海军博物馆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介绍了海军的巡航导弹和水雷-鱼雷武器系统;第二和第三部分中则讲述了“特里同-1M”特种超小型潜艇以及它的更大型“兄弟”——“特里同-2”;而在这一最后一篇中,我们将聚焦于科研用深海工作站以及机器人化系统。
展览以一台基于ZiL-131底盘的移动减压站拉开帷幕。这一装置用于治疗潜水员的特殊疾病、在高压条件下进行训练、在未设设施的海岸边执行潜水任务,以及为潜水设备充装气瓶。
它既可作为水下观察舱使用,也可作为水下钟(潜水钟),将两名潜水员从深达120米的水下运送到船上的减压舱中。
另一台水下观察舱是НК-300,它能将一人送入最深达300米的水下,并能实现长达6小时的自主作业。
MTK-200无人遥控水下机器人电视系统是苏联在1980年代建造的唯一一台原型。
这个水下机器人被设计用于在水深达1.5公里的海底开展作业,如搜索、检查和打捞沉没物体、为遇险的潜艇提供援助,以及执行潜水员无法胜任的其他任务。
在机器人的后部(或称“船尾”)有一个用于收纳电缆的线盘,电缆用于供电和控制。
这艘潜水器(巴蒂斯卡夫)能够潜入水深达100米的海底,载有两名乘员,具备6小时的自主作业能力。
这是1987年为苏联渔业部(Минрыбхоз)建造的**“兰古斯特”(Лангуст)科研潜水器**。
这艘潜艇的船员为3人,并且可以在与遇难潜艇的应急逃生舱口对接后,接收最多20名遇险潜艇船员。
首先是1390型“雨燕”(Стриж)指挥交通艇,自1964年开始生产。
接下来是338型“公牛”(Бычок)港区舰载交通艇,自1977年开始生产。
该艇排水量为4.2吨,航速可达7节,艇员为3人,还可额外搭载18名乘员。
接下来是12411型大型导弹艇“塔姆波夫共青团员号”(Р-47),舷号819,设计任务是打击敌方水面战舰、登陆及运输船只、海上编队,同时保护己方舰艇免受来自水面和空中的威胁。
它于1983年6月2日在中涅瓦河造船厂开工,1986年8月21日下水,并于1987年2月13日服役。
最后是展区中体型最大的展品,也是最难登上的舰艇,多次来克朗施塔特都没能赶上有组织的参观活动。
它是第15号驱逐舰“难忘”(Беспокойный),属于956型“现代”级(Сарыч),舷号为620。
该舰于1987年4月8日在190号造船厂开工(建造编号875),1990年6月9日下水,并于1992年2月11日服役。
说实话,非常遗憾,像这样一个内容极为独特丰富的军事公园,内部却没有任何展品可以进入参观。甚至连登上展品旁边的栈桥都不允许,没法好好观看。
0319-4752228